黃炎培的“大職教主義”思想和啟示
南陽信息工程學?!钣晷?
黃炎培(1878-1965)字任之,上海浦東川沙縣人。他深感我國實業的不發達,學校教育脫離生活實際,中學生畢業無就業之技能,而用人者又嘆乏才,并受到美國職業教育的影響。1917年在上海發起成立中華職業教育社??谷諔馉幤陂g,黃炎培積極參加抗日救國活動,從事民主運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副總理兼輕工業部部長等職?!∷侵袊F代職業教育的奠基人、近現代民主主義革命家、卓越的教育理論家和勇敢的教育實踐家。黃炎培畢生從事職業教育,在長期的職業教育實踐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職業教育思想,為中國職業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尤其是他的‘大職業教育主義’思想,是我們最為寶貴的精神遺產。他所創立的中華職業教育社至今已有76年。職教社在全國解放前有社員三萬多人,出版的刊物、書籍120多種,從1917年到1949年辦理學校共10所,職業補習教育機構49所,職業指導機構25處,農村改進事業30處,前后累計舉辦、代辦或合作事業114處。目前中華職業教育社總社在北京、上海、云南、河南、河北、黑龍江、福建、安徽、深圳、重慶等九省市有地方職教社和支社,是我國活動時間最長的人民教育團體。
一、 黃炎培‘大職業教育主義’產生的動因分析 從當時的社會背景來看,在政治上,1911年辛亥革命的成功,結束了中國的封建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這既為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也為職業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前提條件。在經濟上,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是中國由以農業為基礎的自給自足的傳統自然經濟向以機器大工業為主導的近代經濟轉變的時期。按照經濟史的劃分,黃炎培主要處于中國近代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階段,是近代中國經濟增長最快的時期。
由于技術和管理制度的進步,這一時期的工礦交通業、服務業等民族工商業都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產業結構的調整及其技術含量的變化對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需大批受過職業教育和技術訓練的專業人才和一定數量的管理人才。而在現實中,一方面,大批的學校畢業生苦于所學非用,“畢業即失業”;另一方面,經濟生產領域又苦嘆人才奇缺,不得不用高薪去聘請洋人?;谶@種情況,當時一位民族資本家說:“在失業者方嗟嘆活計之難尋,在事業界方憂慮需要人才之無多”“吾國各業之不振,皆由于缺乏適用人才,并缺少獨樹一幟之人才耳?!边@為中國近代職業教育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契機和基礎。黃炎培在論及自己倡導職業教育的原因時就說:“一般社會生計之恐慌,百業之不改良為又一刺激,各種學校畢業生失業者之無算為又—大刺激?!薄↑S炎培奔走呼告,為中國推行職業教育制造輿論,并于1916年在江蘇省教育會設立了職業教育研究會。1917年1月至3月,他與郭秉文等人赴日本、菲律賓各地考察教育。他認識到職業教育不僅盛行歐洲,漸推美國,而且施及東方,同時還認識到職業教育對富國富民的重要意義,深感“今后之富國政策,將取徑于職業教育”。這次考察歸國之后,他更加決意倡導職業教育,并加緊籌備、成立中華職業教育社。此后幾十年間,他就一直以中華職業教育社為舞臺,開展教育活動和社會活動。他深刻地認識到:職業教育不能脫離社會和廣大的民眾而成為“象牙之塔”,要讓社會和廣大民眾參與到職業教育中來。于是,1926年,他在《提出大職業教育主義征求同志意見》一文中,開始對以往八九年來的職業教育實踐進行了深刻的反思,認為要發展職業教育,就必須確立新的職業教育發展思路,這就是“大職業教育主義”。
二、黃炎培‘大職業教育主義’思想的內涵 黃炎培把“大職業教育主義”當做職業教育的方針,視其為指導職業教育事業向前發展的綱領。然而,要對“大職業教育主義”的基本精神加以深入領會和理解,就必須對“大職業教育主義”的基本內涵做進一步的闡釋和分析。
1.在對職業教育這一概念的理解上,黃炎培認為職業教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他堅持廣義的職業教育觀。1917年,他指出,“職業教育;以廣義言之,凡教育皆含職業之意味。蓋教育云者,固授人以學識、技能而使之能生存于世界也。若以狹義言,則僅以講求實用之知能者為限,亦猶實業教育也。惟實業教育,兼含研究學說之意味。而職業教育,則專重實用,純為生活起見?!彼鞔_地指出:“不要說師范教育、醫學教育等等都是廣義的職業教育,就是大學、中學、小學和職業教育何嘗沒有一部分關系?”
2.在職業教育的目標確定上,他提出要“更注意于共同之大目標”,使學生不僅獲得一技之長,更要著眼于社會和國家的需要,培養合格的社會公民。他說:“職業教育之旨三:為個人謀生之準備,一也;為個人服務社會之準備,二也;為世界、國家增進生產力之準備,三也?!薄奥殬I教育目的一、謀個性之發展;二、為個人謀生之準備;三、為個人服務社會之準備;四、為國家及世界增進生產力之準備?!彼J為職業教育的終極目標在于使“無業者有業”“有業者樂業”。
3. 在職業教育與其他各級各類教育的關系上,他認為職業教育必須加強和其他各級各類教育的聯系,彼此融通,重視在其他各級各類教育中開展職業教育,為學生踏入社會做好準備?!爸粡穆殬I學校做工夫,不能發達職業教育”。在具體舉措上,他認為必須考慮到各級各類教育的特點而開展職業教育。指出“小學課程,得于較高年級,斟酌地方情形,增置職業準備之教育”,“初級中學得視地方需要,兼設各種職業科”,“職業學校之期限及程度,得酌量各地方實際需要情形定之”,“大學及專門學校得附設專修課。凡志愿修習某種職業而有相當程度者人之”。他明確提出了小學生也要加強職業陶冶,指出:“職業訓練,職業學校所有事也。職業陶冶則非僅職業學校所有事,而一般小學校所有事也?!?
4.在職業教育與社會以及職業界的關系上,黃炎培認為職業教育必須加強與社會的聯系,考慮社會,特別是職業界的需要,關注廣大民眾的需求?!爸粡慕逃缱龉し?,不能發達職業教育”。在如何才能辦好職業學校的問題上,他認為:“辦職業學校的,須同時和一切教育界、職業界努力地溝通和聯絡;提倡職業教育的,同時須分一部分精神,參加全社會的運動?!彼€認為,除了辦好內部工作之外,“對外還須有最高的熱情,參與一切;有最大的度量,容納一切”。他反復告誡人們,“辦職業教育,是絕對不許在書本里討生活的……所以,職業教育,絕對不許理想家和書呆子去干的”。這是他“大職業教育主義”的出發點,也是他“大職業教育主義”的落腳點。
5. 在職業學校辦學模式上,他認為職業教育專業的設置、課程教材的開發、教學的設計以及師資聘任等都要考慮職業界的需要,要和職業界加強聯系;同時,職業界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他指出:“設什么科,要看職業界的需要;定什么課程,用什么教材,要問問職業界的意見;就是訓練學生,也要體察職業界的習慣;有時聘請教員,還要利用職業界的人才?!彼鲝埉a業界和學校要共同承擔起職業教育的責任,職業教育要適應社會的要求,培養職業界適用的人才。他還明確提出了要建立產學聯合體、實行聯合辦學的可貴見解,認為和職業界加強聯系還可以解決學生的出路問題?!鞍呀逃蛯崢I聯為一體,一方安插人才,解決生計;一方即是開發地方產業”。他認為應該根據學校特點,開辦校辦工廠或農場,并依托這些設施舉辦工業或農業教育。
6.在教育對象上,他認為職業教育要面向全部社會職業,著眼于廣大社會下層群眾,除了舉辦各種正規的職業學校,還要舉辦多種層次、多種形式的職業教育,包括各種特殊人群的職業教育。針對形勢發展的要求,在不同的時期,他分別強調了要適時舉辦面向不同人群的職業教育?!盀拿衤殬I教育”“傷兵職業教育”“裁兵后之職業教育”“清室旗人職業教育”都是他倡導的。他還提出了劃區試辦鄉村職業教育的主張,拉開了中華職業教育社推進農村的序幕。特別是在“大職業教育主義”提出之后,我國職業教育工作的中心開始由城市轉向農村?!捌占叭瘛焙汀芭c人民生活結合起來”應成為今后中國教育政策兩個重點。
7.他還認為,政治清明、國家獨立是發展職業教育的前提。1927年,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中華職業教育社被搗毀,全國職業教育一落千丈。特別是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黃炎培從“教育救國”的理想中徹底醒悟過來,積極投入抗日救亡運動之中,并且呼吁廣大同學為復興中華民族而努力。在這期間,他繼續推行戰時職業教育,倡導“教育救亡”,提出“用新精神來實施職業教育”,把職業教育和救國救民緊密聯系在一起。這也是黃炎培“大職業教育主義”的重要體現之一。
三、黃炎培“大職業教育主義”的啟示 作為中國近現代職業教育的奠基人,黃炎培對中國職業教育發展所做的歷史貢獻是無人可比的。他極富民族特色和時代烙印的職業教育思想不僅對中國近現代職業教育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而且作為我國職業教育的寶貴遺產,在我國職業教育的未來發展進程中將發揮重要的精神引領作用。
1.確立起“大職教觀”。傳統職教觀導致了職業教育管理體制不順、功能單一、對象狹窄、辦學主體單一、辦學方式封閉、價值取向功利化以及辦學過于模式化等弊端。這種狹隘職教觀把職業教育等同于學校職業教育、就業教育,導致了職業教育呈現出孤立、單一、封閉以及模式化和功利化等弊病,與社會脫節、與行業企業以及個人的真實需求的脫節。它已不適應新形勢下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極大地阻礙了職業教育自身的發展,亟需轉變。我們要借鑒黃炎培的“大職業教育主義”思想,在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經歷了大起大落之后,必須拓展職業教育領域,擺脫就職業教育論職業教育的狹隘意識,確立起體現科學性、整體性、多元化、開放性、靈活性以及人性化等特點的“大職教觀”。
2.理順職業教育管理體制。依據黃炎培的“大職業教育主義”思想,發展我國現代職業教育,在“頂層設計”上,就要轉變政府集權的體制,重構國家、市場和職業教育的關系;實施對職業教育的跨部門統籌管理,形成多部門齊抓共管的溝通協調機制;增加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增加教育經費的投入,建立多元投人的辦學體制,鼓勵職業教育集團化發展;以市場為導向,逐步消除傳統的行政管理模式,實現職業學校內部治理結構從管理向經營轉變。新的管理體制要體現開放理念,在終身教育理念指導之下,實現初、中、高等職業教育之間,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之間,家庭教育、社區教育、職業學校教育和企業教育之間,以及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成人教育、遠程教育、殘疾人教育之間的融合和銜接,使它們有機地統一于現代國民教育體系之中。
3.加大國家舉辦弱勢群體職業教育力度。借鑒黃炎培“應普及全民”的職業教育思想,必須重視開展全民職業技術教育。它不僅應面向學齡青少年,而且應面向其他所有人,特別是被傳統的正規教育體系排除在外的特殊人群,包括需要繼續接受學習或即將轉崗的在職職工、向城市轉移的農村勞動力、渴望再就業的城市下崗職工、殘疾人,以及沒有接受過職業教育的初、高中和大學畢業生甚至研究生,等等。就當前來說,首當其沖,我們要解決好農村職業教育和大量下崗職工再培訓的問題。
4.職業學校辦學形式和職業教育功能的多元化。從形式上來說,它不僅重視開展學校職業教育、學歷教育和職業準備教育,而且強調要滿足靈活多樣的市場需求,同等重視企業或其他社會組織舉辦的職業教育、短期職業培訓以及職業適應和職業發展教育,在教育類型、學習時間、學習形式、學習空間、學習內容、教學方式乃至評價方式等諸多方面應具有更多彈性和靈活性,并在教育決策、投入、管理以及評價等方面加以體現?!按舐毥逃^”重視開展終身職業教育??梢酝茝V“彈性學制”和“學分制”。
5.出臺相關政策推動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借鑒黃炎培“職業界和教育界要共同承擔責任”的思想,要徹底轉變學科本位、學校本位的人才培養模式,政府必須出臺相關政策,加大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力度,調動社會各方面(包括家庭、社區、勞動人事部門以及其他任何相關組織)參與職業教育的積極性;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真正形成“產學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在學制規定、專業設置以及課程教學等諸多方面體現出更大的靈活性。
6.職業教育要全面推行德育教育和素質教育。這也是黃炎培“大職教主義”思想的重要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