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桐柏縣職業教育的思考與建議
周祖倫
一、桐柏縣職業教育的現狀及問題
(一)桐柏縣職業教育的現狀
桐柏縣現有桐柏縣中等職業學校、新潮中等職業學校、衛生中等職業學校、現代管理中等職業學校等四所職業學校。其中縣中等職業學校屬教育局局屬學校,有教師97名,學生1200多名;新潮中等職業學校屬民辦職業學校,以電腦、汽修、農民工就業等短期培訓為主,地址在車站附近;衛生中等職業學校屬衛生系統主辦,校址在城關鎮政府斜對門,因所開專業(醫療類)無資質,主要與外地聯合辦學;現代管理中等職業學校屬縣委組織部主辦,主要培訓在職干部和基層農村干部。
桐柏縣職業教育的發展,最早可以追溯到1956年成立的安棚農中。在曲折中探索,桐柏縣職業教育經過幾十年的風風雨雨,現基本呈現出“政府統籌,部門主管,社會參與,自主辦學”的職教格局。2012年我縣通過河南省職業教育強縣驗收工作,為縣職業教育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國家、省、市有關職業教育發展相關政策的出臺,為我縣職業教育的發展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環境?,F代化建設對技能型人才提出的強烈需要,為職業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挑戰。經過多年探索,我縣職業教育也逐步實現了“面向市場,靈活實用,因地制宜,明確方向”的職業教育辦學目標,我縣職業教育辦學活力有所提高。
(二)桐柏縣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桐柏縣職業教育的發展雖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與周邊縣市相比,與國家、省、市有關要求相比差距還很大,有一系列因素制約著桐柏縣職業教育的發展。
1、體系僵化,結構不合理
桐柏縣現存四所中等職業學校,除縣中等職業學校外,其余三所基本沒有生源。民辦職業教育由于受場地、師資、資金的制約,規模較小,活力匱乏,基本上以短期培訓為主,主要走聯合辦學之路。職業教育辦學形式不靈活,機械僵化。前幾年縣中等職業學校為了生存,為了便于招生,順應部分家長、學生的要求,基本上走對口升學的路子,使部分學生通過對口升學進入高職院校進一步深造。
由于受專業教師及實訓設備、教學經費等因素制約,專業更改與調整較難,桐柏縣職業教育培養目標不能很好適應市場經濟、各類企業需要,培養的學生難以做到“適銷對路”,對學生的培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隨意性,滯后性。
2、職教意識淡薄
上世紀80年代,桐柏縣礦山技校等職業學校為桐柏培養了大批礦產方面的實用技術人才,但隨著國家分配制度的改革,職業學校逐步淡出了人們的視野,桐柏縣職業教育一度處于自生自滅的尷尬境地。長期以來,學生及家長存在的“重升學輕技能,重普教輕職教”的思想觀念,嚴重束縛了職業教育的發展,甚至一些部門領導、教育工作者也存在職業教育培養的學生不能考大學、職業學校培養的學生沒前途等錯誤認識。因此,桐柏縣職業教育一直處于受歧視、受偏見的地位,相對于普高來說,職高發展更為艱難。如縣中等職業學校,名稱換了又換,辦學地點換了又換。從事職教工作的人也自己感覺矮人一等。職業學校教師編制也成為一些人跳槽的跳板,心思不穩,何來敬業!同時,職業學校招來的學生均是普高招收之后成績偏低、家庭貧困的學生,辦學成效不明顯,所以,桐柏的職業教育多年來一直處于掙扎徘徊的境地。即招生招不來,招來考不上,考不上又沒真正學到技能,不易就業,如此反復。
3、職教經費投入不足
(1)經費不足。按照國家發展職業教育的政策規定,教育附加費的30%應用于職業教育,桐柏縣近幾年實際投入的經費與要求相距甚遠。
(2)設施落后。由于建設資金匱乏,專業實訓設施嚴重不足,有些專業的實訓設施陳舊落后,嚴重制約職教質量的提高。職業教育要求學生的動手操作實踐較多,而現成的設施不能滿足學生實踐操作,任課教師只能依靠多媒體課件進行演示代替,學生的技能水平可想而知。
(3)場地狹小。如桐柏縣中等職業學校搬遷到桐柏縣老一高后,辦學條件雖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仍不能滿足學校進一步發展的需要,僅教學樓和學生宿舍現在已經是捉襟見肘。在進行資產劃撥時,老一高共30個教室,其中劃給縣中等職業學校20個教室,教師備課辦公用去4個教室。為開展正常的教學工作,學校只好將部分實驗室改為教室,以解燃眉之急。學校場地狹小與生源激增之間的矛盾將更加突出,學校在建、擴建迫在眉睫。
4、政策扶持力度不夠。尤其桐柏縣的民辦教育,政策扶持力度不夠。中央一直倡導鼓勵發展民辦職業教育,政府應制定優惠政策,大力推廣公辦職業學校的“公辦民助”、“股份制辦學”新模式,創建民辦職業學校的“政府引導、民辦公助”新機制,如場地、環境等方面,為民辦職業教育提供便利,促進民辦職業教育快速健康發展。
5、職教中心無實
2012年為迎接“河南省職教強縣”驗收,桐柏縣成立了桐柏縣職教中心。職教中心成立三年來,但仍然是一紙空文,既無領導機構,又無人員編制,更無辦公場所。職教中心應當起到的整合教育資源、協調職教工作、統籌規劃發展等作用沒有得到發揮,職教中心有名無實。
二、桐柏縣中等職業學校的現狀及問題
(一)學?;厩闆r
桐柏縣中等職業學校的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安棚農中,先后更名為桐柏縣宛東林校、桐柏縣職業高中,2000年與桐柏縣礦山技校整合為桐柏縣中等職業學校。2009年被省教育廳命名為“河南省省級重點中等職業學?!?;2012年承擔并完成桐柏縣創建“河南省職業教育強縣”驗收工作。
學?,F有在編教師97人,在校生達1200人,學校開設有機電、電子、旅游、現代農藝、動物醫學、學前教育、汽修、藝術、計算機及普高等10個專業,24個教學班。近幾年來高招對口升學成績穩步上升。年畢業生300人左右。學校發揮職業學校的培訓功能,開展“陽光工程”、“雨露計劃”等短期培訓?!扒迦A大學遠程教學站”、“南陽電大桐柏分?!痹谕┌乜h中等職業學校掛牌成立,對桐柏職業教育發展做出一定貢獻。
(二)學校發展存在的問題
1、資金投入不夠
按照國家發展職業教育的有關政策規定,教育附加費的30%應用于職業教育;職業教育的在校生數量與普高的在校生數量比為1:1;職業教育生均占地面積不低于33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積不低于20平方米,生均儀器設備價值不低于3000元,師生比為1:13,以上所有指標我縣均未達標。學校近幾年發展,一直受到項目資金的困擾。
2、師資力量不足
縣中等職業學校2015年秋期學生已達到1600人,并呈逐年遞增趨勢。設置10個專業,至少需要120名教師,目前缺少教師35人,不能滿足教學需要,專業課教師更是稀缺。由于我縣近幾年招教 “逢進必考”,且按1:3比例開考,有些急需的專業本來報名就少,無法達到比例,致使有些專業無法開展。前幾年學校雖然通過試講等形式招聘了一些教師,但有些教師的編制問題未解決,學?,F有的教師中“雙師型”教師人數僅占25%,完全不能適應學校教育教學發展需要。
3、專業設置陳舊
該校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與縣域經濟發展需求差距較大,主動服務地方經濟建設,把專業設置同地方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結合的能力不足。一些陳舊的專業,雖然師資力量較強,但就業形勢不容樂觀,而一些急需開設的專業,如茶葉、家政、護理、汽修等,市場前景好,就業率高,但因為師資力量欠缺,實訓設施設備匱乏,不能正常開設。專業設置必需硬件設施也很緊缺。
4、教學環境不優
2013年8月,學校按照縣委縣政府安排,搬入桐銀路原老一高校區。止目前,老一高資產還未完全移交,現有17號青年公寓樓、校辦印刷廠、19號樓至今未移交到位。老一高大門口社會車輛亂停亂放、遮擋視線,嚴重影響師生及過往行人安全,學校門口已多次發生安全事故,多次向相關部門反映匯報,收效甚微。老一高校園內還有縣教師進修學校,該校舉辦的短期培訓,造成了校園內人員來往頻繁、成份復雜、安全隱患多等無序局面。學校疲于應付。
三、對現階段我縣職業教育的幾點建議
由于歷史的原因和其他客觀條件的影響,我縣的職業教育發展步伐較為緩慢。但只要我們緊抓歷史機遇,迎難而上,我縣的職業教育仍有較大作為。
針對我縣當前職業教育和縣中等職業學校發展現狀,建議如下:
(一)抓好“兩個建設”
1、抓職教中心機構建設
縣職教中心具有督導評估、統籌引導全縣職業教育的作用,對整合縣職業教育資源,加強職業教育培訓功能,統籌職業教育項目發展及資金等方面意義重大。但現在我縣的職教中心機構設置并無落實,形同虛設。新的職教形勢,要求我們應盡快并切實完善職教中心機構建設,核定編制,落實人員及崗位職責,真正發揮職教中心的作用。
2、抓職教園區建設
現在老一高一院兩校,有效利用面積只有五十畝左右??h中等職業學校目前的教室、寢室等硬件已經不能很好地滿足教育教學要求。根據桐柏縣教育發展現狀和近5年中招人數逐年趨增態勢,到2020年縣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規模將達到3000人。參考方城、泌陽等地的成功經驗,規劃面積約300畝的場地,在我縣建立一所現代化的、高質量、高水平的、新的職教園區勢在必行,也切實可行。這必將為桐柏職業教育新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并創造新的天地。而就地理位置和硬件設施來看,現在的老一高校區,具備辦一所普通中學或小學的條件。
(二)爭創“兩個特色”
1、爭創特色學校
由于國家和省有關職業教育發展的所有項目資金全部傾向于省特色學校及省品牌學校,這就為我縣中等職業學校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2015-2016年要充分利用河南省特色學校及品牌學校首次驗收和桐柏縣職教強縣復驗之際,傾全力爭創河南省特色學校,力爭進入特色學校行列。迎接特色學校驗收時必備的軟件、硬件工作,尤其相關資金的投入,也應及早做好準備。
2、爭創特色專業
為深入貫徹實施省職業教育品牌示范專業和特色專業建設計劃要求,我縣也應積極調整優化專業布局,建立面向市場需求、優勝劣汰的專業動態調整機制,加強我縣特色優勢專業建設,篩選、培育和打造符合我縣產業特色的品牌專業,支持建設3—5個左右的省級品牌示范專業和特色專業,如旅游、汽修、種植(茶葉)、機電等,這些專業的創建需要相關的實訓設備和場地來保障和支持。
(三)堅持“兩條腿”走路
“兩條腿”是指對口升學和培訓就業。一段時間以來,我縣職業教育包括縣中職校重升學輕培訓、重理論輕技能,跛鴨偏腿。今后的發展主線應努力做到:對口升學穩中求進,培訓就業擴大規模。
1、對口升學
積極響應國家高考形勢改革號召,高舉提升學生素質、提高本科升學率這面旗幟。國家正大力倡導一批普通本科院校向應用技術型院校轉型,鼓勵通過合作辦學、聯合辦學等方式,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培養高層次應用技術人才,積極建立以職業需求為導向、以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以產學研結合為途徑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構建從中職、???、本科到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并將在職業院校學習的學生進一步培養成碩士、博士。這是我們實施并提高對口升學質量的契機。這就要求中職學校的生源必須數量有保證、質量有保證。學校要針對高校招生計劃,特別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天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等在我省實施對口升學的重點本科院校的招生計劃,及省內有較高專業質量的二本院校、??圃盒?,選擇易升本專業,重點打造,潛心提高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本科上線率,并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單招計劃招生,選準專業,確保通過對口升學培養出來的學生專業突出,素質過硬。
2、培訓就業
注重培訓、促進就業是職業學校的立校之本。我縣目前在此項工作上有失偏頗、很不到位。一直以來職業學校為滿足部分學生及家長的需求,整體上傾向于發展對口升學。因此在培訓就業方面就要不斷加大力度,讓學生就讀職校三年以后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就業崗位,給家庭迅速帶來收益,為社會做出貢獻。以縣職業學校、各類職業培訓機構和企業為載體,健全勞動者終身職業培訓體系,積極發展多種形式的繼續教育,堅持“六路并進”,即充分發揮人社、教育、農業、民政、扶貧、殘聯等部門優勢,統籌各部門的職業培訓項目和資金,提高職業培訓質量和水平??h中等職業學校要選撥一批緊跟時代步伐、緊貼市場需求迅速培養成才的專業發展壯大。
對口升學與就業培訓真正做到“兩條腿”并駕齊驅,需要建設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師隊伍,配齊、配強文化課和專業課教師。
(四)摒棄“兩種意識”
1、摒棄職業教育的“陪襯”意識
當前一些對職業教育誤區的認識嚴重地束縛人們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有一些干部,甚至是一些職能部門的同志,缺乏對職業教育的全面了解,認為職業教育只是我縣教育的一種陪襯和點綴,職業教育只是為了應付上級的檢查才被動開展工作的,這種思想要不得,必須堅決予以摒棄。
2、摒棄職業教育“無用論”意識
由于不少家長長期以來堅持讓自己的學生無論中招成績好壞都首選普通高中,這種先入為主的思想讓家長們片面的認為“普高總比職高強,上職業高中無用”。這是對職業教育的不了解。這種情況直接導致了職業教育的生源只能是實在考不上普高的低分學生和實在上不起普高的家庭貧困學生。職業教育理念陷入了惡性循環的怪圈。
針對以上情況,要摒棄這些錯誤意識,一是要加大宣傳力度,把中央、省、市有關職業教育的會議精神在不同場合、不同層次,以合適的方式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和引導。二要用實效來證明職業教育的作用。用三到五年時間,以鍥而不舍的精神,抓好特色學校建設、特色專業建設和職教園區建設,讓學生真正學到知識和技能,讓家庭真正受益,全面促進我縣職業教育又好又快發展。
2014年以來,中央、省、市各級政府紛紛召開職業教育工作的相關會議,并出臺了一系列發展政策和措施。2015年4月,張德江委員長對我省《職業教育法》實施貫徹情況進行了視察。各種跡象均表明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大好時機已經到來。我相信,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體職業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縣的職業教育將會邁出更大的堅實的步伐,實現更大的突破,桐柏職業教育的春天即將真正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