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職業教育防止“塔西佗陷阱”的思考
卓立宏 靳明志
摘 要:民辦職業教育在建設、發展中出現“塔西佗陷阱”的種種表現,應高度警視,采取對策,保證可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 民辦 職業教育 塔西佗陷阱 含義 表現 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 A
進入本世紀以來,我國民辦職業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到2015年底,全國有民辦中等職業學校2225所,約占全國中等職業學校1.12萬所的20% ,比2014年減少118所;招生70.93萬人,比2014年減少1.02萬人,在校學生183.37萬人,比2014年減少6.21萬人,約占全國在校中職生1656.70萬人的11% 。全國民辦高等職業院校317所,占全國高職院校1341所的23.6% ,在校生227.52萬人,約占全國在校高職生1048萬人的21.7% 。民辦職業教育已成為整個民辦教育和職業教育的組成部分。但初步調查顯示,職業教育是整個教育事業的簿弱部分,而民辦職業教育又是簿中之簿,選讀民辦職業教育的學生多非心中自覺而是一種盲目無奈選擇。民辦職業教育積淀淺而缺乏公信力,有少數民辦職業教育機構處于“塔西佗陷阱”邊沿,應高度警視,采取對策,以保證可持續健康發展
1、 “塔西佗陷阱”的含義
“塔西佗陷阱”(Tacitus Trap)是古羅馬時代(公元1世紀)著名歷史學家、哲學家和證論家塔西佗(Publius Cornelius Tacitus)提出的。塔西佗曾出任過古羅馬最高領導人——執政官,他還先后任過保民官、營造官、財務官、行政長官和外省總督等,他曾經這樣談論執政感受:“當政府不受歡迎的時候,好的政策與壞的政策都會同樣的得罪人民”。這個卓越的見解后來成為西方政治學里的定律之一:“塔西佗陷阱”。通俗地講,可以解讀為:“當一個部門失去公信力時,無論說真話還是假話,做好事還是壞事,都會被認為是說假話、做壞事。等待您來回答 -網絡時代,對公共事件的處理稍有不慎,或者日常工作中出現疏漏,都有可能陷入此種惡性循環。當一個部門失去公信力時,無論他們說真話還是說假話,都會被認為是在說假話。
2014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蘭考縣委常委擴大會議上講話提起著名的“塔西佗陷阱”說“當公權力失去公信力時,無論發表什么言論,無論做什么事,社會都會給以負面評價?!薄×暯娇倳涍M而闡明說:“我們當然沒有走到這一步,但存在的問題也不可謂不嚴重,必須下大氣力加以解決”,“如果真到了那一天,就會危及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绷暯娇倳浿v話意味深長,揭示了“塔西佗陷阱”的深刻含義,剖析了其危害,拉響了警報。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塔西佗陷阱”同樣適應于民辦職業教育。民辦職業教育戰線應該深入學習,審視自我,自覺醒悟,努力辦人民滿意的民辦職業教育。
2、 民辦職業教育陷入“塔西佗陷阱”的一些表現
缺乏公信力是民辦職業教育陷入“塔西佗陷阱”的根本原因。人們根據個人的觀念、
主觀感受對民辦職業教育做出評價,表現為對民辦職業教育辦學基礎條件不滿、教育教學質量的擔憂、學校管理的懷疑,隱藏著對民辦職業教育的不信任。
2.1 民辦職業教育機構基本辦學設施建設欠賬,使民眾產生困惑而逐漸失去信心
國家教育部對民辦中高職基本辦學條件有明文規定。一些民辦職業教育舉辦方對辦職業教育的投資估計不足,在建設過程中周期拖延,難以達標,影響教育教學。在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不斷加大公辦職業教育投入的形勢下,民辦職業教育硬件建設更顯相形見絀。久而久之民眾產生困惑而失去信心。
2.2 民辦職業教育教育教學質量一時難以保證,使民眾產生疑慮而逐漸失去信心
辦教育、提高質量不會像辦企業提高產量和質量那樣見效快,要有一個積淀過程。一些民辦職業教育機構由于師資、學生基礎等原因,文化課基礎知識教學質量難以迅速提升;實驗實訓條件限制,師生動手能力難以得到良好訓練;校企合作融合深度不夠,師生職業技能難以熟練提升;固守傳統教與學觀念、模式,制約學生興趣的激活、特長的開發;專業設置和服務區域主導產業不緊密、企業準入制度隨意,影響畢業生就業質量。民眾以考分論質量的傳統觀念也影響對民辦職業教育的評價?,F代質量觀認為,質量就是提供產品或提供服務對產品受用者或服務對象需求的滿意程度。這些因素使職業教育服務對象學生及家長不滿意而失去信心。
2.3 民辦職業教育管理欠規范,使民眾不信任而逐漸失去信心
民辦職業教育管理可分為政府管理、監督和學校自身管理二個方面。從政府層湎上講,對民辦職業教育管理有法律(民辦教育促進法等)、有制度(一些實施細則等)、有支持(民辦教育專項獎勵等)但有落實不到位、監督不力、支持有缺失的現象。如民辦職業教育學生待遇和公辦職業教育同等待遇已落實,但教師同等待遇未落實。從民辦職業教育機構自身管理層面上,缺乏科學創新理念,辦學目的錯位,管理粗放,師資隊伍薄弱而流失,現代職業教育教學質量觀念淡薄,傳銷式招生、急功求利等現象時有發生,這些都歸結為未能按現代職業教育基本規律創新做事,加之社會上個別利用民辦職業教育發展中問題進行欺詐現象模糊了民眾是非視線,一丑遮百俊,看不到民辦職業教育發展優勢,只看到發展中問題而不信任逐漸失去信心。
3、 防止“塔西佗陷阱”對策
3.1 政府支持引導、監督到位,創造制度環境
2016年4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加強民辦學校黨的建設工作意見(試行)》、《民辦學校分類登記實施細則》、《營利性民辦學校監督管理實施細則》。相關的《民辦教育促進法》也將繼續進行修改。政府支持和規范民辦教育有了法律政策依據。地方政府應依法依規把民辦職業教育納入區域職業教育統籌規劃之中,樹立抓職業教育就是抓經濟、抓民生的理念,積極協調引導組建區域職業教育集團,統籌公辦、民辦、股份制等多種形式的職業教育。該支持解決的問題落實到位,該監督規范的強化監督。提高支持、監督效益。
認真組織落實各級各類職業學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辦學能力、服務社會能力評估、管理能力提升行動等措施,激活民辦職業教育辦學活力。
3.2 民辦職業教育機構自覺作為,提高社會貢獻力
“打鐵還要自身硬”,民辦職業教育機構要獲得政府重視、社會認可、吸引學生踴躍報考、企業主動熱情合作、就必須審視自我,不斷提升服務實力,主動服務社會,展示社會價值,增強社會吸引力。
必須堅持定準位,心無旁騖。不斷加大投入,夯實改善辦學基礎設施。在服務區域社會經濟建設發展和技術技能人才培養中有所作為,不忘初心,實現自身價值。
必須堅持凝練特色,專注內涵建設。在專業與產業對接、課程與崗位技能、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等方面踏踏實實做事,形成民辦職業教育品牌,扎扎實實提升社會貢獻力。
必須堅持文化引領,擔當主體責任。要依法依規誠信辦學,完善實施學校章程,自覺提升管理服務能力。善于欣賞員工,打造和民辦職業教育需求相適應的隊伍。把員工在被欣賞中激發出的最大工作熱情引導到和學校同舟共濟中。狠抓學生學會做人做事,克服教學相短,激活興趣,開發潛能,培養特長,打造名片。時刻植根于社會,吸取優秀文化營養,形成良性互動,。持之以恒狠抓校風、教風、學風建設,提高品位。樹立、宣傳正能量,杜絕不良行為傳染,增強自我保健能力。
民辦職業教育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同時又面臨著不斷洗牌的激烈競爭。這是教育戰線上目前一塊最難做、最需要做、最有可為的事。民辦職業教育是民辦教育和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二者有機結合、相互依存、促進,要繼承民辦教育和職業教育的優良“基因”,科學正確用足用好制度政策環境,發揮自身靈活機制,克服民辦教育和職業教育在發展過程中一些問題形成的綜合障礙,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民辦職業教育。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15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2] 習近平 在蘭考縣委常委擴大會議上講話 2014年3月8日
[3] 朱鐵志 從“塔西佗陷阱”說起 求是理論網 2016年6月
[4] 孫琳 發展我國民辦職業教育思考 中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