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黃炎培職教思想,打造中原特色名校
——鎮平縣工藝美術中等職業學校黃炎培教育思想的探索與實踐
黃炎培先生作為我國近現代職業技術教育的創始人,比較系統地提出職業教育理論并付諸實踐,適合中國國情,對當代中國職業教育發展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鎮平縣工藝美術中等職業學校是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多年來不斷探索與實踐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創新辦學模式,形成了鮮明的中職辦學特色,取得了突出的成績,被譽為“河南省工藝大師的搖籃”、“豫西南職業教育一顆璀璨的明珠”。
一、 踐行黃炎培“大職業教育主義”的職教理念,服務地方經濟、帶動區域產業發展
黃炎培先生認為職教的本質就是就業教育,具有鮮明的社會性。認為“辦職業教育,須注意時代趨勢與應走之途徑,社會需要某種人才,即辦某種職業學?!?。為此,我校堅持“質量立校,育人為本,就業為先”的辦學宗旨,不斷拓展辦學空間,創新辦學思路,努力探索城鎮職業教育為區域經濟服務的辦學之路。
⑴、適時調整專業結構,打造特色品牌專業,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在專業開發建設上,學校堅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有我特”思想及“創造品牌專業、以品牌取勝、以品牌立?!钡陌l展思路,緊緊圍繞地方經濟產業發展和市場的需求變化,不斷優化專業結構和調整專業方向。近幾年,學校逐步取消了服裝設計、SMT等專業,相繼增開了學前教育、珠寶首飾鑲嵌、電子商務和電腦雕刻等新興專業。目前,工藝美術和玉雕藝術已經是河南省重點專業和職教品牌專業,玉雕專業還被國家教育部、文化部、民族事務委員會授予“首批全國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示范專業點”。品牌專業的優勢,使學校軟件環境優良,招生工作有了源頭活水,畢業生屢創奇跡,學校發展欣欣向榮。
2014年7月,鎮平縣玉文化產業園區被命名為河南省首批重點文化產業園區。重點文化產業園區要求生產的文化產品、提供的文化服務內容能彰顯中原文化特色.鎮平縣玉文化產業園區以現有的石佛寺玉雕灣和正在建設的國際玉城為基礎,規劃建設5平方公里的玉文化產業帶,重點布局中華玉文化博物館、國際玉城、天下玉源、珠寶玉雕學院、玉雕大師創意園,把玉文化產業園區建成全國玉文化產業的創意中心、物流中心、制造中心、交易中心、人才培養中心、文化旅游中心和品牌企業為一體的綜合基地。根據這一構想,下一步逐步增設珠寶首飾包裝與裝潢、珠寶首飾鑒定、物流等專業,以更好地適應產業發展的需要。
⑵開展多種層次的職業培訓,擴展社會服務能力
學校堅持把加大勞動力技能培訓作為興辦職業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落實上級政策,農業部門的“陽光工程”,扶貧辦的“雨露計劃”、勞動部門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等都以學校為基地,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主要集中在玉雕、學前教育、地毯、計算機維修、電子電器、果樹栽培、羊毛衫編織等優勢項目。通過嚴密組織教學,已有一萬余貧困人口實現了轉移就業或自主創業,帶動了兩萬余人脫貧致富。2012年學校被授予“河南省雨露計劃省級培訓基地”;2014年6月駐豫全國人大代表在市委書記穆為民的陪同下蒞臨該校檢查雨露計劃培訓工作時,對學校培訓工作及辦學模式給予充分肯定。
針對玉雕市場人才需求,開展多層次的職業培訓。學校邀請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黃德一在我校舉辦高級玉雕人才研修班16期,共培訓936人次;2014年9月,學校承辦了省人社廳組織的“新形勢下創新型玉雕高級人才的培養探索”研修班,2015年6月承辦了河南省第四屆“國玉杯”玉石雕刻技能競賽為省內玉雕工藝的發展起到積極地推動作用。
二、踐行黃炎培“手腦并用”、“做學合一”、“理論與實踐并行”、“知識與技能并行”的職教原則,創新辦學模式,深化課堂改革,走特色辦學之路
黃炎培先生認為,“職業教育的目的乃在養成實際的、有效的生產能力,欲達此種境地,需要手腦并用”。他反復強調“單靠讀書,欲求得實用的知識和技能,……是萬萬學不成的”,指出:“職業教育應做學合一,理論與實習并行,知識與技能并重?!睂Υ?,學校在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模式、教育教學評價模式等方面,做了大膽探索和創新,培養一大批知行合一、理實合一的技術人才。
⑴、創建“校企融合,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學校堅持校企互融、校校合作的辦學模式,通過與知名企業、高等院校聯合辦學,提升學校辦學質量。近年來,通過與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上海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平頂山教育學院、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尤其是2014年與南陽師范學院聯合開辦五年一貫制大專班,為培養高層次的玉雕和工藝美術專業技術人才開辟了新路子;2014年秋,我校又與蘇州文同軒玉雕工作室等企業聯合辦學,教學點設在蘇州,實現了與蘇州等省外玉雕市場、人才和玉文化的傳承對接;通過委托培養形式,為青海省祁連縣、山東等多個省內外玉雕企業培養技術骨干1240人。多元化辦學思想的實施,實現了校企雙贏的目標。
學校通過不斷實踐,探索出了獨具特色的“大師工作室制”教學模式和“五合一”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一個車間聘請一名校外玉雕大師作指導教師,校內一位骨干教師做車間主任,實施“做中教,做中學”,使教室車間合一、教師師傅合一、學生學徒合一、作品產品合一、育人與創收合一的“五合一”培養模式落實到實處,形成“校企融合,工學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同時,聘請中國非物質文化傳承人仵海州大師做實習顧問,聘請中國玉石雕刻大師張克釗、沈水福等做兼職實習指導教師,有力地提高了學生的實踐和雕刻技能,學生沒畢業就被提前預定,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
⑵、深化課程體系改革,搭建以典型任務為主體的新型模塊化課程體系。探索實施了以“目標引領、任務驅動”為核心,教、學、做互融的教學模塊,形成了以能力為核心、過程為基礎、多元化考核的學生評價體系,搭建了中職德育基地平臺,完善重點專業教學標準、重點課程體系標準,編寫校級精品課程9門,編訂特色校本教材20本。
⑶、建立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
近年來,學校新增校內實訓室6個,校外實訓基地20個,形成多元化、規范化的實訓基地,強化實踐教學和實習實訓能力。學校先后與北京紫氣東來玉雕工藝品有限公司、蘇州一戶侯玉雕工作室、蘇州文同軒玉雕工作室、長風玉舍大趙工作室等14家蘇州企業及南陽市港灣裝飾工程責任有限公司、鎮平縣玉神工藝品有限公司、鎮平縣三富工藝品有限公司、泓琳玉業、鎮平縣華新地毯廠、縣直各地幼兒園等企業簽訂辦學協議。
2014年10月,學校成功加入南陽市企業合作聯盟并被確定為常務理事單位,與多家企業簽訂人才培養協議。
三、踐行“做人第一、敬業樂群”的職教訓育方針,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和特色校園文化建設,培養德藝雙馨的技術人才。
黃炎培明確提出了“敬業樂群”、“責在人先、利居眾后”的職業道德思想和觀念。他認為,職業教育“不僅是為個人謀生的,并且是為社會服務的”。職業教育的第一要務即“為群服務”,強調“人格必須完整”,“服務勿忘愛國,愛國勿忘服務”等。
學校堅持“先做人,后成才”的教育思想,教育學生“先學做人,再學做事”,讓“德塑人生,藝行天下”成為學生的座右銘,把德藝雙馨作為培養目標。2013年以來,以中職示范校建設為契機,構建了“中職體驗式德育實踐模式”。讓學生在各類職業體驗和德育實踐中“參與”成長,培養學生的敬業樂學意識、吃苦精神、合作意識、服務意識、集體觀念、裕國愛民思想等。
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學校重點突出了“工藝美術”學校的藝術色彩和氛圍。著力營造綠化、凈化、美化的校園人文環境,讓優美的校園環境熏陶著每一個學子?;ú葜?、樹木下一句句簡短的溫馨標語,提醒學生愛護環境,珍視生命;教室、櫥窗、走廊上,一幅幅優美的師生藝術作品,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藝術熏陶,感受藝術的魅力。利用課堂渠道及國旗下講話、班會、團隊會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學生養成積極的人生態度,養成積極健康的生活習慣和職業行為習慣,培養學生自我管理和服務能力,成為朝氣蓬勃、充滿活力、受人歡迎和值得信賴的人,涌現出一大批文明優秀學生,學校在歷屆河南省中等職業學?!拔拿黠L采”競賽中均有幾十篇獲獎作品受到省市級表彰,學校被授予“優秀組織獎”。學生具備了良好的職業行為能力,受到企業歡迎,良好的學生品牌效應不斷凸顯,畢業生供不應求。
近幾年來,通過踐行黃炎培職教思想,鎮平縣工藝美術中等職業學校辦學特色愈來愈明顯,職教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先后獲得“南陽市職教攻堅先進單位”、“南陽市教學質量先進單位”、“河南省職業教育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學校被授予“河南省玉雕人才培養基地”,“河南省雨露計劃培訓基地”。2015年,被南陽市中華職教社授予“南陽市職業教育先進集體”。為縣域經濟產業發展做出新貢獻。
(作者:劉紹剛,中學高級教師,鎮平縣工藝美術中等職業學校辦公室主任,中華職教社鎮平分社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