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前進的西峽縣職業教育社
在全市職教社工作座談會上的發言
市委統戰部、市職教社領導、各兄弟縣社的同志們及關心支持職業教育的朋友們:
你們好!
有幸參加全市職教社工作座談會,我代表西峽職教社發言,匯報我社職教社全面工作及今后工作打算,希望得到領導的指導、同志們的幫助,把我社工作做的更好。
一、我社的發展歷程
我社是在全國職業教育改革大發展中誕生的。依照中華職教社的辦社宗旨,在職業教育改革的重要時刻,于1993年籌建,2002年9月26日省社批復,2003年7月30日成立,是全省成立最早的縣級社,從我社的發展歷程,總結我社的整體工作。到現在為止,我社的發展大致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自1993年籌建到2003年成立,為宣傳發動階段:根據中央(2000)31號文件明確我社政治地位,結合我社辦社經歷和社章規定的辦社宗旨、目的和主要任務,確定我社工作職能,團結廣大關心、支持職業教育的群體和人群及知識分子,獲得群眾擁護,加入我社,以達早日建社之目的。
第二階段是自2003年到2004年為“組織發展階段”,縣社成立后,認真學習社章,明確辦社職能,結合中央指示和領導講話,總社明確指出職教社的“三性”和為端正工作方向而開發討論的“三定”,我社組織人力經全面調查后,決定根據當時我國經濟發展形勢,經過農業改革、工業改制、企業大發展、科技大進步、現代工業體系、市場經濟正在形成。特別是計算機由零起點到廣泛應用,急需掌握新技術的廣大新型人才,促進職教改革開辦各類技術培訓學校的大好時期,結合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我社通過多種形式和方法把社會上為推銷高科技商品,各商店出現的技術使用指導站,組織起來,幫他們發展成民辦職業學校,發展成為我社社聯學校,組成在我社領導下的職業教育改革大軍,推動職業教育改革、民辦教育發展,使我社發展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第三階段是2005~2008年是“振興階段”??偨Y第二階段工作,我們認為要辦社,先建校,要辦好社,必須自己參與辦學,總結辦學實驗,推動職教改革,職教社就把各社聯學校組織起來,除提高思想,提高覺悟,明確發展理念,團結一致,樹立大職教思想,職教社親自參與指導,從辦學基本功做起,先明確職教不同于普教,根據它的特色,制定教學計劃,搞好組織建設,全面開展工作,為提高辦學境界組織各學校,外出西安等地參觀學習,為練好基本功,在校內、縣內組織備好示范課,進行觀摩教學,研究職業學校教學程序和教法,確定辦學方向和教學方法,對教學成果組織街頭宣傳。用學得知識到街頭服務、宣傳、展示自己等活動,走出了一條職教改革新路,深得政府的認可,廠企歡迎,人民擁護,六所社聯學校很快都被教育行政部門批復為列入國家招生計劃的職業中專,縣職教社辦公費也納入了縣財政預算。成為我社發展的鼎盛時期。
第四階段從2008年到現成為改革創新階段。由于各社聯學校進入教育行政部門管理,因為我社本身就沒管理職權,自行退出,只能鼓與呼,故各社聯學校就進入公辦職業教育的辦學圈,加上當時,高科技的發展,原來職業學校的一套辦學方法,已不適應高科技發展的要求,急待改革,加上教育改革的大學擴招,普高大發展,職業教育不改革就要處于被擠兌的危機,公辦職業教育日子難過。何況民辦職業教育。民辦教育要生存,那是靠不了天,靠不了地,要靠自身改革,由于民辦教育資金缺乏不穩定、底子薄,政府支持不到位,嚴重影響學校發展。好不容易盼來2008年我省職教攻堅,政府投入一大部分資金,支持職業教育。但是由于規定支持對象,第一要求是學校上規模,有檔次,民辦職教除幾所大學起步早、實力強外,均為才興起規模達不到,整合困難大,政府其它部門也不配合,困難無法解決,所以想依靠職教攻堅來發展自己的民辦職業學校,大多數是倒閉,只有有自知之明的學校,提前退出,走自身改革之路的民辦學校才能保留下來,主要作法是從自身挖潛力,到逐步發展。他們改革的具體路子,是拋開依懶教育行政部門支持的想法,重回技能培訓,重新在職教社參與下,加強學習提高認識,依照中央指示精神,根據自己實力,以適應經濟發展急需為原則,選準骨干專業,高標準辦專業,實施校企一體化,而逐步積累資金和經驗,達到全面推廣的辦法,才見到成功的曙光,例如,原西峽偉森電腦學校,后升格為西峽科技職業中專為例,現在他們就是首先放棄了職業中專學歷教育回歸為技能培訓學校,更名為南陽偉森科技學校,與此同時已開辦了一個南陽科技有限公司。把電腦培訓改成為軟件開發專業,提高學生專業技術水平,直接服務高科技發展的需求,應用于經濟建設的各種需求,以達手腦并用之目的,取得了很大成績,在師生的共同研究實踐中已經取得了:為我縣各鄉鎮和南陽、鄭州一些公司搞網站、軟件系統、信息平臺等八大項目,與此同時又開展了互聯網電子商務、淘寶、網店制作、店面裝修、微信營銷、整合策劃等短期培訓,對城市、社區、網絡化管理系統,分別在省、市、南陽各縣進行安裝使用,畢業生未畢業就有婆家或畢業生隨工程的完工而就業。名氣逐步增大,學校也得到起死回生,使職教改革再次出現亮點。
二、我社辦社歷程對今后工作啟示
從我縣職教社成立后的歷程里,要實現職教社的宗旨,完成職教社的任務,第一學習對象就是總社成立后的發展起步經驗。首先深入改革第一線調查、研究與實驗。只有直接參與舉辦學校,通過具體實踐才能獲得改革真知,探索出改革發展的途徑,才具有說服,以達全面推進職業教育的發展。只有學校有了生機,職教社也自然會振興。如果我們不參與辦學,就沒有群眾基礎、實驗基地,獲得不了真實的成果,只是鼓與呼,就會顯得蒼白無力。
根據我基層社的辦學經歷和經驗,使我們認識到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要知道李子的味道,必須親口去嘗一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所有的成功改革都說明了這一點,那種從理論到理論,憑空意測,不靠自身去實驗,靠別人介紹的經驗又不去驗證,而僅用鼓與呼的方法是達不到改革的目的的,要是經過實踐,取得成果又不去認真實驗、實施、總結、推廣,上升為理論,創新發展理念,也不利于進一步推進今后的發展。所以,我社決定當前的任務,不但要繼續實踐,而且要加強理論研究,推陳出新,促進職教獲得多方支持,以達全面豐收,所以我們為自己定了研究的課題,主題是如何搬掉職教改革前進中的絆腳石,不破不立。中心議題兩個,一是就全國職教發展情況而言,首先要挖掘造成職教改革緩慢的真實根源,不光是空批過去,要重于面對現實。二是對我職教社內部改革而言,我社對發展職教的態度是定為鼓與呼,還是具體參與,對此問題,我社已經向有關領導和總社、中央首長發函八次,雖未得到回音,我們知道領導會很重視對待,應該是正在考慮吧,因為我們除得到總社上屆理事長張榕明授意研究部回函說明,當前我們對職教改革的態度是鼓與呼外,上屆總干事陳光慶來函爭求我們對總社換屆后,修改社章的意見,爭求為我社參加全國職教會而對我國職教發展有那些的建議,已說明我們的建議還是得到領導的重視。我們深信一個改革,要通過親身實踐、總結經驗上升為理論,進行實驗,制定制度和規定,指導推動改革,才能取得改革前進,堵絕回潮,再進一步決定方向,再實踐的方法進行下去直達改革的勝利。我們的希望是只要自己栽好梧桐樹,自會引得鳳凰來。我們更堅信的是金子總有發光時。
由于我們水平低,見識淺,僅提供參考,有很多不對之處,望大家多提意見,共同切磋,為職業教育的發展、教育改革之成功,獻出畢生精力。
西峽縣中華職業教育社 鄭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