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經濟轉型升級新常態
積極組織培養技術技能人才
內鄉中華職業教育社工作匯報
今年以來,內鄉中華職教社在縣委統戰部的領導下,我們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職業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科學研判新形勢下職業教育所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繼承優良傳統,努力開拓創新,適應趨勢,積極應對新常態挑戰。緊緊圍繞縣委政府中心工作,認真履職,主動找事、精心謀事、踏實干事,全面提高服務水平,為推進內鄉經濟轉型發展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一、適時召開會議,部署年度工作。4月1日,我們召開了內鄉中華職教社2015年工作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批示和講話,落實市中華職教社工作會議精神。內鄉縣政協主席、內鄉中華職業教育社主任曹春曉參加會議并做了重要講話。來自政界、學界和企業界的各位社務委員圍繞職業教育如何適應經濟轉型升級、如何服務縣委政府工作中心、如何服務企業發展的主題進行了深入討論,并就校企合作、職業教育管理體制、經費投入、社會觀念轉變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
二、圍繞轉型升級,經常組織學習。為使職業教育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我們先后五次組織社務委員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學習落實國務院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中華職業教育社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及南陽市中華職教社第四次社員代表大會精神,引導職教干部隊伍進一步增強新形勢下做好職業教育工作的榮譽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認清:面對我國經濟發展呈現出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的新常態,我國要變“人口紅利”為”人才紅利“,從經濟大國邁向經濟強國、從制造大國走向創造大國,傳統的經濟發展方式正在經歷深刻變化,新技術、新工藝層出不窮,產業資本投入無形化、經濟結構服務化、技術智能化和創新全員化的特征日益凸顯。我們必須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圍繞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圍繞風起云涌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經濟發展高潮,圍繞走新型工業化信息化道路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要求,加大經濟領域專門人才培養開發力度,協助政府部門搞好包括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在內的人才隊伍建設。
三、積極服務中心,搞好電商培訓?!揉l縣是全市首個農村淘寶示范縣,縣委、縣政府在科學審視縣情、準確把握經濟發展大勢的基礎上,以戰略性思維謀篇布局,主動站立“互聯網+”的風口,把縣域電商作為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和彎道超車、換道超車的戰略選擇,作出了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轉型發展、綠色崛起、建設大美內鄉、活力內鄉、幸福內鄉的戰略部署。我們職教社緊跟縣委政府戰略布局,加強與教委、工商聯、農業局、科技局、工信局的合作,采取產教結合、工學結合、校企結合等形式,組織縣職業中專、農業廣播學校、農機培訓中心、外派勞務培訓中心、農民工技能培訓中心等單位,開展電商業務培訓,為內鄉培育千千萬萬個小網商、網店主,大力推進阿里巴巴電商進農村,推進內鄉電商創業孵化園。協助政府組織產品展示、設計、包裝、倉儲、物流等配套服務工作,為使“電商”成為全縣農村青年創業增收的新載體、為把內鄉建成區域性電商企業集聚中心、區域性發貨中心、交易中心、結算中心作出內鄉職教社應有的貢獻。
四、圍繞“工業強縣",促進“四輪驅動”。我們緊緊圍繞產業集聚區發展、工業新上項目、企業經營與發展,積極探索企業支持和參與職業教育,職業教育用技能技術人才回報企業的科學發展模式。積極牽線搭橋,推動職業學校和企業共同招生招工、共同培養培訓、共同開發技能技術人才。促進形成職業教育與企業的發展榮辱與共、互相依存,學校和企業同心同德、共同推進合作、實現共贏的局面,促進形成“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職校主體”的“四輪驅動”型的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格局。1-9月,內鄉職教社團體單位共為縣產業集聚區和企業培養技術型員工4100多人。
五、加強自身建設和信息宣傳工作。積極做好中華職教社社員發展工作,今年新發展菊潭學校、復興中學、啟星實驗小學3個團體社員和11個個體社員,努力建設一支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作風扎實的職教工作隊伍。認真做好信息宣傳工作,及時地向京省市社及有關報刊報送職教工作信息。今后,內鄉縣中華職教社將遵照市職教社《關于當前工作的意見》安排,進一步做好服務縣委政府中心工作,努力開創內鄉中華職教社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