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和全國全省一樣,社旗的經濟和社會事業得到了快速發展,這就給職業教育事業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和新的挑戰,社旗中華職業教育社充分發揮自身統戰性、教育性和民間性的優勢,以提高社旗人民的勞動技能和生產水平為主旨,以促進職業教育事業發展為己任,迎接機遇和挑戰,大力整合縣內職業教育資源,積極推進職業教育改革,實施各項培訓工程,在服務縣域經濟發展,推進社旗全面進步做出了積極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我們的主要做法:
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社旗縣中華職教社成立于2003年8月,成立以來,緊緊圍繞發展社旗、促進社旗、富裕社旗的目標,履職盡責,特別是近幾年社旗縣委、縣政府提出了富強社旗、文化社旗、法治社旗、美麗社旗“四個社旗”的奮斗目標,符合社旗實情民意,為此我們充分發揮職教社的優勢,積極組織實施“陽光工程”、“雨露計劃”等培訓項目,實施人才隊伍建設規劃,為縣域經濟和社會事業快速發展提供了專業人才保障;通過縣職教社的平臺和紐帶作用,統籌規劃整合縣勞動就業培訓中心、縣職業中專、農廣校等機構的場地、師資、設施、資金等資源,充分發揮定點培訓機構的主陣地作用,支持和幫助社會力量辦學機構,承擔產業工人培訓任務。止目前,共培訓電子類、食品加工類、機械控制類等產業工人近2萬人,實現轉移就業17000余人。其中:向縣產業聚集區企業轉移8000余人,向富士康、康師傅等大型知名企業輸送技能工人9000余人,極大地促進了富余勞動力的轉移就業。
二、立足本職,扎實進取
一是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我社廣泛團結和聯系各行政事業單位、職業教育界、民辦教育界和社會各界中支持、關心和從事職業教育的人士,認真組織全縣勞動資源調查,摸清全縣勞動力資源總量和就業狀況、技能狀況、就業意愿、培訓意愿等情況。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針對培訓基地不同專業,核定班額和培訓對象,合理分配培訓任務。比如,縣勞動就業培訓中心重點開展城鎮就業困難人員,返鄉農民工的創業培訓和技能培訓;縣職業中專重點開展未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專業技能培訓;縣農綜辦、農業局、衛生局等部門重點結合“雨露計劃”、“陽光工程”等所承擔的培訓項目,開展了有針對性的專業培訓。二是積極推進溫暖工程。我社始終把溫暖工程當作為職教社服務社會、關注民生、構建和諧的重要載體,2014年以來,縣農業綜合開發辦認真落實“雨露計劃”,每年為貧困家庭中職中專學生發放助學補貼800人,每人補貼2000元;為貧困家庭培訓駕駛員300人,每人補貼1500元,解決了農村貧困家庭的實際問題??h衛生職業學校每年為全縣1328個衛生所培訓醫療人員1500人次,為鄉村醫護人員素質的提升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三是不斷豐富辦學形式。積極組織農業廣播學校深入村鎮,通過放電影、辦講座等形式展開培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h勞動就業培訓中心開展“培訓走進產業聚集區”活動,深入我縣森霸光電、新豪地陶瓷、紅陽機械等四十多家企業,共培訓產業工人2200人次;同時開展“送培訓下鄉”活動,先后深入興隆、太和等六個鄉鎮,免費為鄉鎮培訓農民科技帶頭人440人次,受到群眾的熱烈歡迎。
三、加強建設,主動作為
我社建設初期,僅有少量的社員,且成員老化、行業單一、缺乏專業特長。近年來,社旗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職教社的建設及作用的發揮,對職教社的人員安排、辦公場地、工作開展都作了明確部署,縣委統戰部的領導定期聽取我社工作情況匯報,對重大工作活動能夠親自協調、親自安排、現場辦公,快速解決存在的問題,為社旗的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保障。至目前,社旗社已發展團體社員31家,社員60人,除教育行業社員外,還發展了水利、農機、科技、衛生等戰線的社員,目前,投資1500萬元的社旗縣技工學校已經竣工,即將投入使用。社旗縣職業中專辦學規模不斷擴大,連續多年招生超過1000人,目前已發展成為河南省特色品牌學校,社旗縣也被確定為全國全省的職業教育強縣。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各級領導重視、關心、支持下取得的,是社會各界同仁志士竭誠幫助下取得的。同時,我們也深知,社旗職教社的發展與各級領導的要求相比,與兄弟縣市區的工作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特別是這次會議在社旗召開,既是對我們工作的肯定,也是對我們工作的關愛,更是對我們的鞭策,我們深感壓力很大。為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持續求進、務實拼搏,努力把職教社的工作做得更好。
一是加強對外宣傳工作。當前,我國職業教育取得了長足發展,但受“學而優則仕”等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職業教育的優勢和作用還不能為廣大群眾所認識和接受,“人人可成才”的理念還未深入人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縣職教社將動員各團體社員單位,社會各界有志之士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通過創辦社訊、組織座談會等形式,促進各社員單位加強信息交流,使職業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二是抓好溫暖工程就業助學計劃。積極學習借鑒兄弟縣市區溫暖工程實施的好做法、好經驗,扎實開展“陽光工程”、“溫暖工程”和“就業助學”等活動,積極探索溫暖工程可持續發展新路子。
三是不斷探索培訓新形式。緊緊圍繞我縣產業集聚區的發展,通過整合培訓機構,課程設置對接、就業培訓對接、基層服務平臺對接等“三大對接”探索培訓的新模式,破解企業用工難問題。
四是擴大對外交流合作。在聯系職業培訓機構和各界人士方面,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進一步提高建言獻策水平,增強大局意識、精品意識、實效意識,在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實踐中,努力把建言向廣度和深度發展,進一步提高獻策的水平和質量。
五是繼續加強自身建設。積極探索完善適合團體自身發展規律的體制、機制和活動模式,增強做好工作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把中華職教社的優勢和作用發揮出來,提高我社的凝聚力、影響力和自主發展能力。
總之,我們將繼承和發揚中華職教社優良傳統,在南陽市委統戰部、南陽市中華職教社和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這次會議為契機,虛心學習各兄弟縣市好的做法、好的機制,積極探索新形勢、新常態下職業教育新路子、新舉措,進一步解放思想,以中央提出的“三嚴三實”的新要求,切實轉變作風,強力推進職業教育的開展,為中原經濟區的建設和加快南陽的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社旗縣職教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