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國先進中華職教縣級社
社旗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 劉鳳林
河南省社旗縣中華職教社成立于2003年,建社初期無編制、無經費、無固定辦公場所。2013年,職教社新領導班子成立,縣委書記余廣東、縣長張榮印等領導幫助解決職教社的辦公設施、經費等難題,在各鄉鎮街道建立了職教社聯絡處,吸納22家從事職業培訓的機構作為團體會員?,F在社旗縣中華職教社有鄉級社16個,個人社員158人、團體社員31個,實現了縣域職教社工作全覆蓋。從“三無社”如何躍升為全國職教社組織專題調研的縣級社?
建言獻策,加強調查研究。一是重建言獻策。結合社旗職教實際,提出職業教育做大、做強、做精的建議,受到縣委、縣政府的采納和肯定。二是重咨詢調研。組織專家直接參與了社旗縣委、縣政府在制訂《社旗縣中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行動計劃(2015—2020年)》等文件時的咨詢工作,縣職教社撰寫的《關于我縣職業教育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等為全縣職業教育有關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了重要參考。三是重凝聚合力。參與南陽市政協、社旗縣政協、南陽市職教社及相關部門調研,為推進全縣職業教育發展提出意見建議10余條,得到了縣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采納。
交流合作,實施溫暖工程。社旗縣中華職教社始終將溫暖工程作為服務社會的重要載體,以“校企合作、工讀結合”的形式,先后選送12批次共計1500多名家庭貧困、有上進心的青年到全國職教社合作企業和高校進行工作和學習;采取“工讀結合,定單培養”的方式,先后培養各類專業實用人才1500多名,幫助600多名農民走上技術崗位,實現了再就業。
圍繞中心,服務縣域發展。一是統籌各類培訓資源,為縣域經濟轉型和新一輪經濟發展跨越做好人才支撐。目前,全縣各級各類職業學校在校生達5000人以上。二是依托16個鄉鎮街道鄉村干部實踐基地,建立社旗實用技術職業教育實訓基地,成立維修合作社,創建了建筑類實踐基地,建立了民族特色餐飲服飾業實踐基地。三是大力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工程,勞務經濟蓬勃發展。
濟危撫困,實施聯合幫扶。結合社旗實際,提出整合縣中華職教社、農信社、農民專業合作社、工商聯、殘聯各自優勢,積極參與到精準扶貧工作之中。在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于2016年4月成立了社旗縣“三社兩聯幫一村”領導小組,以“溫暖工程”、“陽光工程”為載體,職教社組織農業專家到扶貧聯系村舉辦以農業實用技術為主的技術講座,開展旅游休閑農業等專題培訓等;縣農信社結合貧困群眾實際需求,推出具有針對性的“扶貧寶”、“脫貧助力貸”、“合作致富通”低利率貸款新品種,為貧困戶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合理引導貧困戶采取土地流轉、資金入股等形式加入合作社,并為資金困難的貧困戶先期墊付資金入社發展,實現農民專業合作社與貧困戶共贏發展;縣工商聯組織開展“百企幫百村”行動,組織民營企業采取資金支持、產業扶持、招工等方式參與扶貧工作,提高民營企業參加扶貧工作的積極性;縣殘聯利用省級殘疾人扶貧基地人員、技術優勢,組織貧困殘疾人免費參加蔬菜種植技術培訓,引導殘疾人自主創業或在當地務工,增強其自我發展能力。
截止目前,他們先后培訓貧困戶1200余人,貧困殘疾人400余人,發放扶貧貸款700萬元,16家民營企業與10個貧困村簽訂了幫扶協議。受到全國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原副主席、中華職業教育社原副理事長李重庵、省政協副主席、民建河南省委主委、省中華職業教育社主任龔立群等領導的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