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旗職教社落實工作開展情況
根據李部長在會上對職教社工作提出的“助推企業發展,服務提升職工技能”活動的要求,社旗縣職教社多措并舉,以服務產業集聚區企業發展為宗旨,努力為推進產業集聚區企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具體情況如下:
一、以為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為立足點,通過“訂單培訓,定向輸出”、“點菜式培訓,定點輸出”等方式,基本滿足了企業用工需求。
二、、我社協同人社、教育、扶貧、農業等部門資金、師資場地等培訓力量,成立了社旗縣產業工人培訓服務中心,改變了以前分片、切塊進行培訓的狀況,使我縣的培訓體系日至完善。
三、實現“三大對接”,破解企業用工難題
(1)課程設置對接。根據市場需求,適時調整培訓專業和內容,努力使課程設置與市場走向、培訓內容與社會需求“無縫”對接。
(2)就業培訓對接。建立培訓、就業、維權三位一體的服務工作模式,在加大培訓力度、提高培訓質量的同時,結合產業聚集區企業用工需求,以“學得會、用得上、能就業”為目的,開展多形式、多層次的“訂單”、“定向”等對口培訓。
3.基層平臺對接。積極開展充分就業社區(村)創建工作,在全縣所有鄉鎮(街道)設立一站式綜合服務窗口,鼓勵轄區勞動年齡段內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的勞動者就近就地轉移就業。把產業聚集區企業用工信息發布到各基層勞動保障平臺,使勞動者足不出戶就可選擇工作單位和工作崗位,最大限度緩解“就業難”和“難就業”問題。
四、持續加大勞動力培訓力度。一是要加大宣傳力度,使勞動者認識到參加培訓提高技能對提升就業質量的促進作用,提高其參加培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二是上級部門要出臺調控性政策,鼓勵并鞭策勞動者參加各種有助于提升自身素質的技能培訓,以提高就業能力,提升就業質量,緩解就業“結構性”矛盾。
五、著力打造勞動力互動平臺。進一步完善鄉鎮、社區勞動保障服務平臺建設,提高其服務企業、服務求職者的能力,定期發布產業聚集區企業招工信息,及時把招工信息和就業服務送到千家萬戶,暢通供需渠道。繼續利用 “春季企業用工招聘會”等形式開展相關政策咨詢活動。要定期或不定期舉辦用工供需見面會、人才招聘會、就業推薦會,完善配套服務,為企業本身和求職者創造更多供求機會。同時,建立健全農村富余勞動力資源臺帳、工業園區和企業用工需求臺帳、職業培訓機構學員臺帳,并建立信息互通機制。
六、推進改善企業用工環境。一是優厚合理的待遇環境。對勞動強度、工作時間、工資福利、社會保險等都應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照章辦事,努力改善工人的生產生活條件和福利待遇,充分激發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二是健康成長的人才環境。建立規范有序的人本管理機制、社會保障機制、學習培訓機制、管理監督機制,幫助員工開發各種知識與技能,提供實現個人專長的機會,增強企業吸引人才的競爭力,提高產業工人的技能水平。
七、完善落實勞動保障制度。一是加強勞動權益保障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組織企業主和企業管理人員參加勞動法、合同法、工會章程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培訓,使企業和用工單位做到知法、守法、用法。二是加強監察隊伍建設。配足力量,提高素質,加大執法力度,及時處理舉報投訴案件,建立健全涉及勞動關系矛盾預警和勞動爭議、調解與仲裁等制度。三是完善并落實包括農民工在內的企業職工的養老、失業、工傷、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障制度。加快將我縣工業園區企業員工全部納入社會保障覆蓋范圍步伐,關心重視勞動者社會保障關系的轉移和接續問題,為企業留住人、吸引人營造良好環境。